調節池潛水攪拌機作為污水處理流程中的核心設備,其選型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整個處理系統的運行效率與能耗水平。合理的選型能夠創建適宜的水流條件,防止污泥沉淀,實現固液氣三相介質的均勻混合反應。

本文將系統闡述QJB系列調節池潛水攪拌機選型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五大關鍵因素。
一、水池特性:形狀與尺寸的決定性影響
水池的幾何形狀和容積是潛水攪拌機選型的首要考量因素。不同池型對水流狀態的影響顯著,直接關系到攪拌機的功率選擇與配置方案。
圓形池、跑道型池和環型池由于內壁阻力較小,水流循環條件較好,可適當降低約10%的配置功率。相反,方形池、長方形池和三角形池容易產生攪拌死區,需增加10%的功率配置才能達到等效攪拌效果。
水池深度同樣關鍵。當池深小于4米時,可采用簡易的導桿安裝系統;當池深超過4米時,則需采用更為復雜的導向鋼絲繩安裝系統,并可能在導桿中間添加支撐架以增強穩定性。
二、介質參數:決定設備適配性的核心要素
處理介質的物理化學特性直接影響潛水攪拌機的工作性能與材料選擇。選型前必須準確掌握介質的溫度、pH值、密度、粘度及固體物含量等關鍵參數。
調節池潛水攪拌機適用于介質溫度不超過40℃,pH值范圍在5-9之間的環境。若介質溫度或pH值超出此范圍,需特別說明以便廠家進行針對性設計。
介質密度對功率選擇有顯著影響。密度每增加10%,所需功率相應增加約30%。對于高密度介質,必須充分考慮這一因素,避免電機過載。
介質粘度同樣重要,不同容積的水池對粘度有不同要求。例如,池容積在500-700立方米時,可處理的介質粘度可達1000cP。
三、流速要求:平衡混合效果與能耗的關鍵
流速是衡量攪拌效果的核心指標。根據污水處理廠不同的工藝要求,潛水攪拌機創造的水流速度應保持在0.15-0.3m/s的理想范圍內。
流速低于0.15m/s時,無法達到推流攪拌效果,可能導致污泥沉淀;而流速超過0.3m/s則會造成能源浪費,甚至影響工藝效果。
對于推流應用,需根據初始流速要求計算單位流量的功耗,再結合介質特性與池型校正系數,確定整池所需的攪拌功率。
四、設備配置:功率與葉輪的優化組合
調節池潛水攪拌機的功率范圍從0.85kw到15kw,葉輪直徑從260mm到2500mm,轉速從42r/min到980r/min,形成了完整的產品系列。
根據應用需求,QJB系列可分為混合攪拌和低速推流兩大類型。混合攪拌型適用于需要強烈攪拌的場合,如曝氣池和厭氧池;而低速推流型則適用于大體積流場,服務范圍更廣。
葉輪直徑超過2米時,建議使用齒輪箱減速機以確保傳動效率與設備壽命。葉輪設計也需考慮介質特性,后掠式香蕉型葉槳具有自潔功能,能有效防止纏繞和堵塞。
五、安裝與維護:確保長期穩定運行的重要保障
潛水攪拌機的安裝方式直接影響設備性能與維護便利性。根據水池結構可選擇固定式或移動式安裝,對于開放水域還可選擇浮動式安裝。
安裝角度需精確計算,導桿或導向鋼絲應與水平面垂直,可用鉛錘校正。起吊時,葉輪端應比水平面上仰5°-10°,確保攪拌機沿導桿平穩滑入水中。
設備維護需特別注意電機保護。定期檢查電機絕緣電阻,電壓應穩定在額定電壓±5%范圍內。對于遠距離供電情況,應考慮線損問題,適當加大電纜截面積。
隨著水處理工藝的不斷發展,QJB系列潛水攪拌機的選型技術也在持續完善。精確的選型不僅能夠確保污水處理效果,更能降低能耗約20%,減少設備故障率。
在環保要求日益嚴格的今天,掌握科學的選型方法顯得尤為重要。通過提供詳細的工況參數與工藝要求,技術專家能夠為您量身定制最適宜的潛水攪拌解決方案,讓設備在最佳工況下發揮最大效能。